单主梁龙门吊的支腿与主梁连接是整机结构可靠性的核心环节,其设计需兼顾载荷传递效率与适应性。以下从连接方式、节点设计、稳定性措施及制造工艺等方面展开解析:
一、连接方式分类与适用场景
刚性连接
采用高强螺栓 + 抗剪键组合,支腿顶部法兰与主梁腹板通过 10.9 级螺栓紧固,抗剪键嵌入主梁预制槽口传递水平力。适用于跨度≤20 米、起重量≤32 吨的中小型设备,如仓库内的 5-20 吨龙门吊。其优点是结构紧凑、拆装便捷,但对轨道平整度要求较高。
柔性连接
柔性支腿通过销轴或球铰与主梁连接,允许沿主梁纵向微量位移(±2°),补偿温度变形引起的轨道胀缩。销轴直径通常为 φ80-φ120mm,两端安装调心滚子轴承,适应轨道铺设误差。适用于跨度>25 米或高风速区域,如港口 20-50 吨集装箱龙门吊。
刚柔组合连接
大跨度设备(25-40 米)常采用 “一刚一柔” 组合:刚性支腿承担垂直载荷,柔性支腿通过铰轴释放水平应力,防止卡轨。例如造船龙门吊中,刚性支腿采用座式连接增强承载,柔性支腿配置水平导向轮确保运行平稳。
二、节点设计与稳定性强化
节点结构优化
主梁端部与支腿连接区域采用加厚腹板(δ=16-20mm),并在腹板内侧焊接三角形加强板,提升抗扭刚度。部分设计在主梁下翼缘与支腿连接板间增设圆弧过渡板,减少应力集中,尤其适用于频繁重载工况。
抗倾覆设计
支腿外侧安装 φ32-φ48mm 抗风拉杆,两端通过耳板与支腿及端梁焊接,拉杆预紧力≥1.2 倍最大工作风载荷。沿海地区设备需在支腿底部加装液压夹轨器,夹轨力≥150kN,防止强风导致整机滑移。
安装精度控制
支腿垂直度偏差≤H/1000(H 为支腿高度),主梁与支腿连接面平面度误差≤0.5mm。销轴连接时,铰轴孔同轴度误差需控制在 φ0.05mm 以内,采用镗床加工保证精度。安装后需进行内应力释放,通过吊装静置 15 分钟以上,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三、材料与制造工艺
材料选择
支腿法兰与主梁腹板采用 Q345B 低合金高强度钢,抗剪键选用 42CrMo 调质钢(硬度 HRC30-35)。销轴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耐磨层深度≥0.3mm,提升抗磨损能力。
焊接与探伤
重要焊缝(如主梁腹板与支腿法兰连接)采用 CO₂气体保护焊,焊缝等级 Ⅱ 级,需进行 100% 超声波探伤。螺栓连接的摩擦面需喷砂处理,抗滑移系数≥0.45,或涂刷醇溶性无机防锈防滑底漆,系数可达 0.50。
模块化装配
部分设计将连接节点模块化,主梁与支腿采用可拆卸的矩形管拼接结构,减少现场焊接量。例如专利中的预固定组件可在吊装前快速定位,再通过加固螺栓完成最终连接。
四、典型应用与维护要点
港口工况:采用柔性连接的 40 吨集装箱龙门吊,需每季度检查销轴润滑情况,防止锈蚀导致位移卡滞。
造船场景:刚柔组合连接的 50 吨龙门吊,每年需对刚性支腿焊缝进行磁粉探伤,重点检测加强板与主梁结合处是否有疲劳裂纹。
高温环境:钢厂用龙门吊的连接节点需加装隔热罩,避免高温辐射导致螺栓预紧力下降。
综上,支腿与主梁连接需根据工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通过优化节点设计、强化防倾覆措施及严格控制制造精度,确保整机在复杂载荷下的安全运行。实际应用中,定期检查连接部位的螺栓预紧力、焊缝状态及销轴磨损情况,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