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过孔型架桥机的喂梁方式是实现箱梁高效转运与精准对接的核心环节,其设计通过运梁车与架桥机的深度协同,结合液压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确保 900 吨级箱梁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转运。该方式由运梁车对位、吊具协同提升、动态微调定位三大环节构成,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适应 ±20‰纵坡、R5500m 曲线半径等严苛条件。
核心流程与设备协同
喂梁作业始于运梁车与架桥机的精准对位:运梁车沿已架箱梁轨道以 0.3-0.5m/min 速度前行,通过激光对中仪(精度 ±2mm)调整中心线偏差≤±100mm,前端距架桥机尾部 3 米时切换至点动模式。此时,架桥机后支腿液压悬挂系统自动调节轮组载荷(接地比压≤0.6MPa),确保运梁车平稳停靠。前吊梁小车通过链条传动系统(抗拉强度≥1200MPa)下降,四吊点吊杆与箱梁预埋吊环刚性连接,卷扬机以 0-0.6m/min 速度提升箱梁前端 50-100mm,使箱梁脱离运梁车前驮梁台车。
动态调节与多系统联动
纵向同步控制:后吊梁小车同步前移至箱梁第二吊点位置,通过变频电机驱动行星减速机,配合倍率 2×16 的滑轮组,实现双天车纵向位移差≤±2mm。例如,某 900 吨级架桥机在 66 米跨度主梁上,通过编码器反馈实时调整电机扭矩,使吊具纵移定位精度达 ±5mm。
横向补偿机制:在 R5500m 曲线架梁时,前支腿回转梁与吊具横移油缸联动,PLC 系统根据激光测距仪数据计算横移补偿量,通过比例方向阀控制油缸行程差,使箱梁轴线偏差≤±20mm。
空间适应性:在 ±3° 墩台高差工况下,液压悬挂系统与支腿协同,通过平衡阀动态调整轮组载荷,使运梁车轮胎下陷量≤30mm,确保箱梁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水平度偏差≤1.5‰。
典型应用与可靠性保障
在西安北站 R400m 小曲线半径箱梁架设中,DJ1000 型架桥机通过 “运梁车宽式对位 + 吊具复合驱动” 技术,实现 790 吨箱梁的 “零误差” 喂入:运梁车通过三号柱宽式支撑(轮组外摆形成 12 米跨度)进入架桥机尾部,前吊梁小车横移 1.2 米配合前支腿回转 12°,使箱梁横向偏差控制在 ±15mm 以内。安全设计方面,系统集成三级防护:①机械限位挡块限制吊具纵移行程范围;②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单吊点载荷,超额定值 90% 时触发声光报警;③液压锁串联于油缸无杆腔,在油管破裂时锁定活塞杆,防止箱梁失控滑移。
制造工艺与效率提升
吊具吊杆采用 42CrMo 合金钢,经淬火 + 回火处理(硬度 HRC45-50),销轴孔位精度≤±0.8mm,确保 15 年以上疲劳寿命。模块化设计使吊具部件运输重量≤35 吨,现场拼装仅需 8 小时即可完成。实际应用中,某 900 吨级架桥机通过 “双天车独立驱动 + 链条传动” 系统,将单孔箱梁喂梁时间从传统工法的 12 小时缩短至 6 小时,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这种喂梁方式通过 “运梁车 - 架桥机 - 吊具” 的三维协同控制,在 ±20‰纵坡、六级强风等复杂环境下,仍能实现 66 米跨度箱梁 ±20mm 的喂入精度,为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标准化作业范本。